碳化硅(SiC)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,凭借其优异的物理和电学特性,正在深刻改变着多个领域。下表总结了其主要应用和优势,方便快速概览:
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场景 碳化硅(SiC)的优势 相关技术/产品实例
新能源汽车 主驱动逆变器、车载充电器(OBC)、DC-DC转换器 提高效率、增加续驶里程(据称可增加 6%8)、减少系统重量和体积 混合 SiC 模块1、SiC MOSFET
充电基础设施 直流快速充电站 提高充电效率、支持大功率快速充电、减少充电时间
光伏发电及储能 PV 逆变器、储能转换器(PCS)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(据称 SiC 二极管比硅基系统可提高 1.5% 至 2%6)、降低系统损耗、提高功率密度 SiC 二极管6、SiC MOSFET
工业电源及数据中心 服务器电源、电信电源、不间断电源(UPS) 提高电源效率、提高功率密度、降低能耗和散热要求东芝650V SiC MOSFET
5G通信和射频器件射频功率放大器、滤波器等半绝缘碳化硅基射频半导体器件,具有优异的高频、高温和大功率性能。
智能可穿戴设备和AR/光波导:用于AR眼镜和超薄镜片的衍射波导。高折射率、高硬度和高热导率可实现宽视场、全彩成像,消除光学伪影,并有助于实现器件薄型化、轻量化(例如,厚度仅为0.55毫米的AR镜片)和降低成本(预计未来基板成本将大幅下降)。由12英寸碳化硅锭制成的高纯度半绝缘基板和超薄碳化硅衍射波导。
轨道交通与智能电网:牵引变流器、电力电子变压器(PET)、高压直流输电。高耐压、低损耗提升系统效率和可靠性。
碳化硅器件的主要类型
碳化硅主要用于半导体工业制造以下器件,这些器件是上述应用的基础:
碳化硅 MOSFET(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):特别适用于高频、高压、高效应用,例如新能源汽车的主逆变器。目前的技术已实现低导通电阻(例如,扬杰科技第三代 SiC MOS 平台的导通电阻低于 3.33mΩ.cm²³)和高温工作(例如,英飞凌的 CoolSiC™ MOSFET G2 系列可在 175°C 的正常工作温度和 200°C 的过载条件下工作)。
碳化硅二极管(主要是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(SBD)):几乎没有反向恢复电流,特别适合高频开关应用,例如光伏逆变器和车载充电器,可显著降低开关损耗。
碳化硅模块:将多个碳化硅芯片(如MOSFET、二极管等)集成封装,形成功率模块。例如,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主驱动模块,具有功率密度更高、可靠性更高等优势。
🔧 碳化硅的核心优势
碳化硅之所以能够带来这些革命,源于其卓越的材料特性:
高击穿场强:这使得碳化硅器件能够在更高的电压下工作,使其适用于高压应用。
高导热性:有利于散热,使设备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运行,并简化冷却系统。
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:使SiC器件能够在更高的频率下工作,从而减小系统中无源元件(如电感器和电容器)的尺寸和重量。
宽带隙:为SiC器件提供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辐射性能。
🌐 SiC行业发展现状
SiC 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增长和扩张:
持续的市场增长:预计到2030年,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03亿美元,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(CAGR)将超过20%。
技术升级:晶圆尺寸正从主流的6英寸向8英寸(可降低单位成本30%以上)和12英寸晶圆发展。
产业链逐步完善:国内企业在衬底、外延、器件设计、制造、模块封装等方面积极布局和进步。
成本趋势:随着材料质量的提高、晶圆尺寸的增大、制造工艺的增强以及产业规模的扩大,碳化硅器件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,为其在更广泛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💎 摘要
碳化硅半导体凭借其优异的物理和电学性能,正成为新能源汽车、可再生能源、工业电源、5G通信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创新升级的关键驱动力。虽然目前碳化硅器件(尤其是MOSFET)的制造成本较高、工艺要求严格,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,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,其应用前景广阔。